可曲挠橡胶接头的制作是一个结合材料科学、机械加工和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,橡胶软管接头其核心在于通过多层结构和硫化工艺实现柔韧性、密封性和耐久性的平衡。以下是详细的制作流程及关键技术要点:
一、材料准备
橡胶配方设计内胶层:直接接触介质,需耐腐蚀、耐高温(如丁腈橡胶NBR用于耐油,三元乙丙橡胶EPDM用于耐酸碱,氟橡胶FKM用于高温)。
外胶层:暴露于外部环境,需耐臭氧、抗老化(常用氯丁橡胶CR或EPDM)。骨架层:增强结构强度,通常采用聚酯帘布、芳纶纤维或金属环(如304不锈钢丝)。辅助材料:包括硫化剂(如硫磺)、促进剂、防老剂、补强剂(炭黑)等。
材料预处理橡胶需通过开炼机或密炼机混炼,均匀分散添加剂;
帘布需浸胶处理(如RFL浸渍液)以增强与橡胶的粘合性。
二、成型工艺
内胶层成型将混炼好的橡胶通过挤出机挤出成管状,或采用压延机压成胶片后缠绕在芯模上,形成内层管道。骨架层贴合帘布缠绕:在内胶层外螺旋缠绕浸胶帘布,通过热压初步粘合;
金属增强环嵌入:高压或高温工况下,需在端部嵌入不锈钢丝环(通过机械压合或硫化粘接)。
外胶层包覆外层橡胶通过挤出覆盖或胶片缠绕方式包覆骨架层,形成“三明治”结构(内胶-帘布-外胶)。
三、硫化工艺(关键步骤)
模具装填将成型后的半成品装入金属模具,模具设计需精确匹配接头形状(如单球体、双球体、异径接头等)。高温高压硫化温度:140~160℃(根据橡胶类型调整,如EPDM需160℃);
压力:10~20MPa,通过平板硫化机或注射成型机施加;
时间:20~60分钟,确保橡胶交联反应充分,形成三维网状结构。
后处理脱模后切除飞边,耐油橡胶接头进行表面清洁;部分产品需二次硫化(如硅胶制品)以消除残余应力。